律政司副司長張國鈞表示,肯定海外非常任法官對本港的貢獻,認為他們離任是有不同原因,強調現任或離任的非常任法官,都對本港的法律制度予以肯定,認為本港法律制度維持優良表現,希望公眾對本港一直珍重的法治環境「有底氣」。張國鈞又指出,香港可以借助大灣區的發展享受紅利,例如法律界可以由服務香港的800萬人,擴大到服務整個大灣區超過8000萬人,發展空間更大,但在軟件和硬件上都需要聯通,包括人才連接,以及兩地不同法律制度的對接和銜接。
終審法院英國的非常任法官范理申日前因個人理由,決定任滿後不續任,是今年內第5名離任的海外非常任法官。張國鈞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,個別人士不知甚麼背後的原因或考慮,不需要放在心上,但對於「唔啱聽」的說話,不會掩蓋耳朵,會撫心自問,有不好的地方便改,但如果沒有根據便要反駁。至於物色法官方面,張國鈞說,法官有進有出是很正常,司法機構會去考慮,不會有國家限制,任何實行普通法的司法管轄區的出色法官也會考慮。
對於英國法官岑耀信,早前辭任終審法院非常任法官後,撰文批評香港法治,張國鈞在一個電台節目上表示,無法控制個別人士的看法,強調並非拒絕意見,而是聽取意見後撫心自問,如有不足的地方便改善,但如果言論沒有根據,亦不用放在心上。他又提到,近年海外某些國家,向法官施加政治壓力,希望海外政客不要再嘗試攻擊或破壞香港法治。
談及法律界在大灣區的發展問題時,張國鈞指出,大灣區包含三個不同的法律體系,香港在仲裁上有優勢,舉例指香港進行仲裁期間,內地法院可以幫忙凍結相關資產,是一國兩制下背靠祖國的優勢。
有關國務院將粵港澳大灣區律師執業考試試點計劃延長至2026年,並將報考律師的年資要求由5年降至3年。張國鈞表示,業界有強烈呼聲,尤其年輕律師,希望降低執業要求年期,他指律師如需滿5年執業資格才可考獲大灣區律師資格,將失去現時契機,且已執業5年的律師,亦未必有足夠時間到大灣區開拓業務,若年青律師能及早進入市場,可得到很大的發展空間和機會。
國際調解院總部落戶香港,張國鈞表示,調解院是國際政府間的組織,地位就等同位於荷蘭海牙的聯合國國際法院及常設仲裁法院,而香港即將成為第三個國際間政府的法律組織,對本港法律界而言是大好消息。過去數年間不同國家希望以調解方式解決國際爭議,避免出現戰爭,數年來在香港進行多次會議,終決定中國為東道主,並同意將國際調解院落戶香港。
近年當局大力去推國安教育和法治教育,會否擔心過多法律方面的教育工作,令師生較難消化。張國鈞表示,將會在該面提供支援,協助老師在知識及教材上的培訓,望能減低他們的壓力,指希望公眾明白,在這方面做好教育,對於將來香港的穩定繁榮發展有非常大的作用。